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培育新動能,嘉興市聚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瞄準國際高端產業項目精準發力、招大引強,有效推動產業升級,助力嘉興市數字經濟高地建設。其中,南湖和海寧分別圍繞智能終端、集成電路和泛半導體產業不斷建鏈、補鏈、強鏈,探索了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模式。

【看全市】

大項目拉動,釋放產業升級強動力

去年下半年以來,嘉興市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招商好消息頻傳。總投資110億元的中晶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大硅片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落戶南湖,引發行業關注。大項目帶動形成“葡萄串效應”,一批優質產業鏈配套項目加快在嘉興市落地。

數據顯示,今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96項,當年計劃投資150億元。其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19個,50億元以上的項目5個,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項目2個。招大引強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加快升級。

市商務局局長李泉明表示,聚焦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引資結構,嘉興市堅持以實體經濟為導向,強化擴大數字經濟實際利用外資比重,推動嘉興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嘉興市逐步培育升級了以浙江柔性電子產業園、海寧泛半導體產業園為代表的一批高質量產業平臺。數字經濟發展平臺能級的提升,有力地促進了高質態數字制造業項目的招引落戶。

【看亮點】

做強“中國芯”,“數字經濟強區”強勢崛起

深擁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數字經濟已成為南湖區重點打造的“一號產業”。2018年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綜合評價報告顯示,南湖區綜合評價指數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十一。今年4月,長三角集成電路專委會在嘉興南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嘉興科技城)揭牌,助力南湖做強“中國芯”。

以智能終端、集成電路為優勢產業,南湖儼然成為數字經濟投資熱土。2月28日,總投資110億元年產480萬片12英寸大硅片項目在南湖區正式動工。該項目投產后可打破國內大硅片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4月8日,由圖靈獎獲得者惠特菲爾德·迪菲團隊領銜的嘉興區塊鏈技術研究院簽約落戶嘉興科技城。

聚力打造“數字經濟強區”,南湖區構筑了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創新平臺矩陣。在引進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研究院基礎上,南湖區成功落戶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搶占產業創新發展“頭部資源”和“智”高點。

以浙江柔電院為例,該院已集聚了70多名國內著名柔性電子專家,聚力打造成為中國柔性電子產業的技術策源地。而未來技術研究院則著力打造全國虛擬現實與可視化產業集聚地。目前,南湖區已集聚數字經濟直接關聯企業500多家,成功培育了一批百億級或獨角獸企業。

日前,因實施省“一號工程”數字經濟、培育新動能方面成效突出,南湖區入選省政府表彰的5個數字經濟發展成效明顯城市之一。

海寧煥發泛半導體產業“芯動力”

作為全省首批4個數字經濟優秀案例縣(市、區)之一,海寧正全力推進半導體產業集聚創新、高質量發展。據統計,今年初以來,海寧累計已注冊落戶泛半導體產業項目49個,計劃總投資201.25億元。49家企業中,總投資30億元項目有2項,20億元有1項,10億元至20億元有5項。

以海寧泛半導體產業園為主陣地,目前,該園區開發已經進入第五期。日本鐵三角、意蘭可電子和上高閥門等一批項目確定入駐園區。其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日本鐵三角是專業從事高端音響設備生產的項目,總投資1.4億元,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2.5億元。

定位高端化、國際化、個性定制化和多功能化,海寧泛半導體產業園建設國內一流特色產業園區,打造完整產業鏈,使之成為海寧乃至浙北地區新一代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截至目前,已有瑞宏科技、確安科技、英達威芯、凱成半導體、芯暉裝備、哈工現代、北斗皓遠等19個項目簽約入駐,簽約計劃總投資89.25億元。預計到2020年,海寧泛半導體產業園將落戶產業鏈項目超30家,企業實際投資將超100億元。

海寧還出臺了發展泛半導體產業的意見和政策,發布了詳細的招商路線圖,成立了泛半導體產業基金,形成了泛半導體“一意見、一政策、一基金”的發展格局,通過“基地+基金、人才+資本”的創新模式吸引優質泛半導體企業落戶,共同凝聚成為海寧布局未來產業的“芯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