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微觀變化背后都有可能孕育大變局。8月19日,vivo、OPPO和小米宣布聯合成立互傳聯盟,旨在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文件傳輸體驗。官方消息稱,該互傳協議將支持跨品牌手機之間的互傳,不需要下載任何軟件,而且文件傳輸速度快、連接穩定。該聯盟的成立將給蘋果、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帶來怎么樣的沖擊波?又會對安卓手機陣營帶來哪些影響?另外,除了手機,目前在智慧家庭領域,包括小米、華為、聯想、海爾等都希望自己成為標準的核心,在物聯網時代,未來設備之間互聯互通互傳,應該怎么做?
成立互傳聯盟 安卓陣營抵御IOS陣營?
從來互為競爭對手的抱團,都與抵抗更大的“外敵”有關。vivo、OPPO和小米聯手成立互傳聯盟,業界的一種評論認為這是安卓陣營對iOS陣營的抵御。
“從安卓陣營的外部威脅來看,蘋果iOS的一大賣點是通過Airdrop協議實現其設備之間文件的無線傳輸,但是安卓系統卻在這方面存在短板。所以,不久前華為、三星紛紛為自己的產品開發了相似的功能——Huawei share、S Beam。”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陳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業界的另外一種評論認為,OPPO、vivo、小米此舉的直接意圖其實是抗擊“近鄰”,即同為安卓陣營的華為和三星。2018年全球安卓手機市場,三星、華為分別占市場份額的25%和20%,而小米占9%、OPPO占8%。這意味著小米、OPPO、vivo用戶在隨機配對時,配對到自己品牌的設備概率不足10%,所以這三個品牌單獨發展無線互傳功能沒有太大的意義。
由于海外市場形勢尚不明朗,華為加大國內市場的擴展力度就成為必然,這使得本來就競爭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愈加慘烈。從IDC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來看,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華為、vivo、OPPO、小米和蘋果。其中,華為的出貨量同比增長27%,達到3630萬部,是出貨量排名前5位手機廠商中唯一增長的廠商,其余手機廠商皆下滑。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能很好地理解為什么OPPO、vivo、小米從各個維度做精做細,實現互傳,將體驗做得更好了。
當小米、OPPO、vivo聯手,網友留言中有稱為“對抗華為之舉”時,志翔科技聯合創始人伍海桑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做產品要有大的人文觀,才能夠將產品和體驗做到更高的高度,所以他對此舉的評價是基礎技術早就存在,取決于廠商何時開放,就像華為和蘋果。在他看來,企業要想做好的產品,企業的人文觀決定產品的高度。為此,他提及了谷歌的理念是“整理地球上所有的信息”,正是因為這樣的理念,谷歌創造了非常多別人沒有的技術和產品。所以要想將產品做得好,不是看對手,而是看對用戶的人文關懷。
探索互傳聯盟模式 向萬物互聯演進
當手機界開始“互傳”,必然會引起人們對于“智慧家庭”互聯與互傳的聯想和關注,因為那里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和類似的紛爭。目前在智慧家庭領域,包括小米、華為、聯想、海爾等都希望自己成為標準的核心,在物聯網時代,未來也存在互傳互聯的挑戰,如何破解這彼此之間的互傳?
陳騰的判斷是:在市場行為下,智慧家庭領域短期內無法形成行業統一的互聯互傳標準。對于傳統家電制造商,他們擁有良好的產品口碑和廣大用戶基礎,借此優勢,通過開發智能家居管理平臺,進一步穩定其產品的用戶黏性,提升品牌系列產品的普及率,是他們的主要戰略。對于跨界廠商,他們避實就虛,利用自己在IT領域積攢的用戶黏性,通過智能家居控制平臺的橋接,為他們進軍家電領域提供潛在用戶源,同時也為他們挑戰傳統家電制造商奠定了基礎。比如小米通過“米家”平臺推動其空調、洗衣機、電視等一系列白色家電的發展。
“短期內看,兩類廠商均不具備壓倒對方的優勢。所以,在競爭中,不同品牌設備之間將會繼續維持不能互傳互聯的狀態。”陳騰說。
我們正在進入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未來的萬物互聯又將以什么樣的路徑來演進?
陳騰表示,目前在物聯網領域主要有三種設備互聯模式:一是蘋果HomeKit的平臺嵌入模式。HomeKit旨在為用戶搭建應用平臺,通過授權第三方生產符合蘋果兼容和安全標準的設備,以生態閉環的方式,強化客戶黏性。二是小米的“米家”生態鏈模式。與蘋果Homekit不同,小米通過與第三方設備制造商合作,共同打造IoT產品。其中,小米負責IoT設備的智能水平,依托“米家”控制平臺,不斷培養和優化IoT生態鏈,而第三方設備制造商則更多地專注設備的硬件性能等指標。三是小米、OPPO、vivo正在探索的互傳聯盟模式。企業之間聯合起來開發互傳協議,該模式能夠吸引更多中小型廠商加入。
“萬物互聯是物聯網產業的初心,未來,打破傳輸壁壘、技術兼容并包,形成行業統一的互傳標準,是廣大用戶共同對企業的期盼。”陳騰說。
伍海桑認為,開放是產業的發展之道。為此,他談及了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索尼,索尼曾經建立了自己龐大的生態系統,但由于封閉,很多都是自己的定制協議、規則,并不向業界開放,導致其后來越做越窄。“歷史總是以某種形式告訴未來,不管曾經多么巔峰的封閉生態,都會被開放的潮流沖垮。”伍海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