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Union消息,2020年7月16日,眾望所歸的國內芯片制造龍頭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正式登陸科創板。從IPO申請獲受理到上市交易,中芯國際僅用了46天。登陸科創板速度的背后,是國人對這片“中國芯”的殷殷厚望。

作為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在寧波、紹興早有布局。隨著中芯國際在浙江的大舉布局、落地,浙江集成電路產業也將迎來發展的加速度。

截至目前,中芯國際在浙江有兩大基地,一個是位于紹興市越城區的中芯集成電路制造(紹興)有限公司(下稱“中芯紹興”),一個是位于寧波市北侖區的中芯集成電路(寧波)有限公司(下稱“中芯寧波”)。

隨著中芯國際在浙江的投“芯”問路,龍頭企業示范帶動效應日漸顯現。

去年11月20日,中芯國際(寧波)創新設計服務中心在寧波市鄞州區揭牌。與國外的芯片制造一條龍模式不同,寧波力推的是CIDM模式,C就是共享,即將設計、代工廠、工藝、封測的產能共享使用。擁有數量龐大IP庫的中芯國際(寧波)創新設計服務中心解決了中小企業的難題,有望助推寧波成為芯片共享制造的全國策源地。

上月初,與中芯紹興項目相距僅1公里,長電集成電路(紹興)有限公司300mm集成電路中道先進封裝生產線項目奠基。從去年11月項目簽約,今年1月初開工,到如今項目奠基,這個火速落地的項目背后也有中芯國際的影子。

隨著中芯國際在浙江的大舉布局,浙江集成電路產業面貌為之一新。

作為精密制造的巔峰之作,小小一方芯片需要經過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大環節。此前,浙江集成電路產業主要集中在設計環節,投資巨大的制造、封裝測試布局不多。如今,士蘭集成、中芯寧波、中芯紹興這些重大項目讓浙江集成電路產業鏈條日臻完善。

1月至5月,全省集成電路產品產量同比增長31.9%,銷售額同比增長13.4%。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浙江集成電路產業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長,除了1月至2月個位數增長外,二季度迅速恢復兩位數增長。

談及中芯國際上市對浙江集成電路產業的影響,熟悉浙江集成電路產業的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大致可以從3個層次來看:對浙江集成電路裝備、材料業直接利好,尤其是已進入其供應鏈體系的江豐電子、巨化集團等集成電路材料企業;對浙江集成電路產業的設計、制造會有相應的帶動作用;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它給浙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更好結合資本市場探明了一個方向,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除了政府投入,還要充分發揮產業基金、資本市場融資等方面的力量。

對此,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嚴曉浪深有同感:“中芯國際上市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明顯的示范效應。”據其了解,浙江也有幾家有競爭力的集成電路優勢企業正在積極謀求上市,爭取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來推進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

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浙江決心很大。2017年,省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努力打造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強省和國家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意見》發布以來,浙江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產業影響力不斷提升。目前,浙江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企業有約5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200家,基本涵蓋了集成電路產業鏈設計、制造(封裝)、裝備材料配套環節。2019年,全省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銷售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20%。

記者了解到,浙江已將集成電路產業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十大產業鏈之一,正在組織開展產業鏈提升行動。一批補產業短板的百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重大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