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電子信息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時期,正從增量市場競爭轉為存量市場博弈,在產業重構的當下,作為廈門市工業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電子信息產業肩負著新的使命。在昨日召開的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上,廈門市重磅發布《廈門市“十四五”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要以三大制造業為基礎,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支撐,多種新興業態為拓展,合理規劃,分布實施,力爭2025年實現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以及國家產業戰略疊加,給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據介紹,《規劃》結合國內外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統籌考慮廈門市現實基礎與條件,借鑒國內先進區域發展經驗,以將電子信息產業打造成為廈門市發展質量最優、創新能力最強、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戰略性主導產業為目標,引導各類要素資源集聚,力爭把廈門打造成為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地和創新創業的高地。

《規劃》按照“引培并舉,規?;l展;應用切入,融合化發展;龍頭崛起,集群化發展;統籌布局,特色化發展”的思路,重點圍繞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打造三大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集群,全面提升特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悉心培育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業態;從項目引進、空間布局、平臺建設、擴大開放、引培人才落實五大主要任務;結合產業發展路徑,從組織實施、開放發展、重大項目、人才支撐、政策環境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以確保規劃得到有效實施。

立足需求牽引促進融合發展

當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迎來發展新常態,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成為主流?!兑巹潯贩Q,廈門市將從新基建、數字經濟、制造業轉型升級、智慧城市等電子信息產業下游應用領域切入,立足需求牽引,積極發展智能終端、平板顯示、智能傳感、嵌入式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互促互進的良性格局。搶抓新基建在各個領域創新應用的機遇,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重點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培育新的業態和增長點。

聚焦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布局領域,狠抓龍頭企業發展,強化龍頭企業在全產業鏈布局中的核心帶動作用,推動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協同聯動發展。以現有或潛在的產業優勢為基礎,圍繞整機企業先發優勢,做大做強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等上游配套領域,圍繞區位條件積極布局集成電路特色制造、平板顯示等領域,積極打造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特色。

力爭到2025年,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產業集群實現跨越式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集群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80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15家,超1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80家,主板上市企業數量達到20家,培育出一大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

五項主要任務四個發展重點

為實現目標,《規劃》提出了接下來產業發展的五項主要任務:內培外引著力重大項目,大力推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加快向國際型領軍企業邁進,積極引導優勢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快速做大規模;跨島發展優化空間布局,重點依托同安翔安高新產業基地、海滄集成電路產業園、軟件園的容量優勢,整合資源,打造三大電子信息產業中心區;提升服務,完善平臺建設,提升完善國家半導體發光器件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廈門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廈門軟件行業公共服務平臺等產業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建設晶圓測試公共服務平臺、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快速封裝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擴大開放,提升區域競爭力,鼓勵企業與產業發達地區企業開展橫縱向合作,實現跨區域供應鏈整合,尤其要加強與臺灣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合作,積極承接深圳等地創新要素;引進培育多層次產業人才,依托廈門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規劃》明確,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接下來的四個發展重點:平板顯示,包括TFT-LCD產業鏈、OLED產業鏈、Micro LED產業鏈和平板顯示配套等;計算機與通信設備,包括計算機及服務器產業、新興技術與智能終端、5G通信關鍵組件,重點布局整機制造、外部設備、IT服務、智能移動終端等;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重點布局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設備與材料等;軟件和信息服務,重點布局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動漫游戲、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各細分領域。